服务热线
21世纪,人类最大的疾病将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富裕,人们正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文化、现代环境。
按照《黄帝内经》 所要求的人的生活规律,就是随着日月的更换,日升即起床,日落即睡眠。只有这样的生活规律,身体才会健康。中医认为:以男子为例,晚上是收阳气的时候,而白天则是释放阳气的时候。可现代人恰恰颠倒了,即晚上不睡,闹通宵,白天不起,出现阴阳不调,阴阳两衰。
过去的人行动靠走路或骑自行车,这本是锻炼身体最好的运动,现在都被汽车所代替了;劳动变成自动化,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写文章不需要记背词汇和字典了,只要会用电脑,懂得搜索引擎就可以随手拿来,有很多连脑筋都不需动。一切运动都被现代工具代替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的新陈代谢处于紊乱状态,弓{发诸多“现代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癌症、动脉硬化、心脏病、中风、摔死、过劳死等等。这些每年都以23 %的速度增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肽已有百年历史,经过科学家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有些已被发现、辨认、开发出来。这些肽类物质的面世,无疑会给21 世纪的人类因生活方式引起的“现代病”开一副良药。肽将在改善与调整人们生活方式方面发挥巨大威力。
在肽类物质的深入研究过程中,也许是今天或明天,早上人们服用添加维生素的肽粉,为一天工作提供旺盛的精力;中午伴随着简单的工作餐,服用营养丰富肽粉,均衡我们的营养;面对高脂肪热量的晚餐或酒楼应酬,我们可服用肽粉,阴止胆固醇吸收,既满足了对美味的渴望,饱了口福,又对肠胃起到了保护作用;入睡前服用肽粉,促进睡眠,轻松入睡。
生物工程的推进,肽类物质将更加细化。或许有一天,您会听闻:迅速减径感冒症状肽;迅速消除疲劳的肽;抗紧张压力的降压肽、舒缓肽;留住青春美貌的抗衰老肽;海洋鱼肽;让老人延缓衰老和退化进程的抗氧化肽;尽享夕阳好时光的肽;提高免疫和抗辐射的肽;让剧烈运动,体力能量消耗大,急需补充氮源,又不能增加胃肠功能负担的运动员服用的肽,促进吸收营养等等。
这一切并非科学家的幻想。肽类物质正在走进我们的现实世界,正在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使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健康自在地工作生活。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一肽,改变世界!
人体由60-70兆个细胞组成,构造及功能相同的会物以类聚,形成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由组织进而形成胃、肠、肝脏、血管、肺、脑、骨、肌肉、眼、耳、皮肤等,人体由此诞生。生命的基础物质是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水占85%一90%,蛋白质占7%一10%,其他营养物质共占4%一6.5%左右。可以看出,去掉水分以后,蛋白质占人体干物质的一半以上,是组成人体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过去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理学家研究发现,氨基酸并不能直接构成蛋白质,而是先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结合形成短链,再由短链折叠盘曲构成蛋白质,而这个短链就叫肽。人体干物质的一半以上是蛋白质,也就是说人体干物质的一半以上都是肽。实验证明,蛋白质在人体中的功能与作用是由肽来完成的。
所以,肽的定义是: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是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中间物质,是蛋白质的功能片段和结构片段,是蛋白质的活性基因部分,是生命的营养物质和基础物质。
肽的分子量在180一5000道尔顿之间。其中,分子量在1000一5000道尔顿之间的称为大肽,在180一1000道尔顿之间的称为小肽、寡肽、低聚肽,也称为小分子活性肽。生物学家将肽称为“氨基酸链”,将小分子活性肽统称为“生物活性肽”。
2、肽与人体有什么关系?
人体的一切活性物质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的。
人体内存在多种多样、成干上万种的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领域,主导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繁衍、代谢和行为等生命过程。它们既是人体组织细胞再生的基础物质,又具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可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修复人体病变细胞;肽还和免疫功能直接相关,是机体完成免疫功能和进行免疫调节的重要活性物质。”故肽类物质在保证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和维护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科学家说:“肽是生命的统帅,生命是肽的反应体系”。
肽对人体的作用,可用八个字概括:抑制、激活、促进、修复。
抑制——抑制细胞变性,平衡机体的免疫力;
激活——激活细胞的活性,有效清除对人体十分有害的自由基;
促进——促进、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
修复——修复受损细胞,维护细胞结构与功能正常。
3、肽有哪些生理功能?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
许多蛋白质分子隐含着某些活性片断。它在消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肽物质,对人体进行生理调节,可产生类似激素的作用。
这些肽容易被人体吸收,同时还有去除自由基、抗衰老、增强免疫、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减肥、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防治心脏病、调节胃肠功能、促进发酵和促进钙及微量元素吸收等多种生理功能调节作用。
总体来说,肽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活性使血压降低,而对血压正常的人无降压作用
(2)促进钙及多种对入体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预防何楼病、改善骨质疏松、贫血等;
(3)具有抗氧化、消除人体自由基、防止细胞突变、抗衰老的功能;
(4)可调节血脂、减肥、抗动脉粥样硬化和调节肝脏病人血液中的氨基酸,改善肝功能等;
(5)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
(6)促进葡萄糖的运转,而且并不增加肠组织氧的消耗;
(7)对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生理功能,成效显著,优于过去的一些免疫产品;
(8)具有合成增殖人体细胞的作用,是肿瘤放化疗病人的福音。
此外,大多数活性肽还具有高浓度状态下粘度低、良好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等特征。
4、肽有哪些生理特性?
近10年研究表明,肽不仅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而且也是重要的生理调节物。肽的重要性在于调节体内各个系统和细胞的生理功能,激活体内有关酶系,促进中间代谢膜的通透性,或通过控制DNA转录或影响特异的蛋白合成,最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肽可以合成细胞,并调节细胞的功能活动。
在人体中,肽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间接刺激肠道受体激素或酶的分泌而发挥生理作用:作为运偷工具,将各种营养物质与维生素、生物素、钙及微量元素输送到人体各细胞、器官和组织;作为生理调节物,全面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增强和发挥人体生理活性。
当机体代谢和外界刺激产生过多自由基时,自由基会提供生物膜,破坏生命大分子,促进机体衰老,并诱发肿瘤和动脉硬化的产生。而肽能消除自由基,起保护细胞分子的作用,如心房肽,它起利尿和促尿排泄的功能;四肽胃泌素能强烈促进胃酸的分泌,对胃粘膜有营养和增殖作用等。
5、肽是西药,还是中药?
肽既不是西药也不是中药。既没有西药的化学毒性,也没有中药的毒性,肽是一种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营养物质。它是人体本身存在而且缺乏和需要的一种特殊物质。肽治病,也就是营养治病,它是以“补”,以“调”来治病,治病时,不仅对人体没有任何的化学损伤和毒害,而且会使人体补充缺乏的肽营养,以其生理功能治病并引起健康的连锁反应。
用肽来调节人体,使人体臻于健康,将是划时代的革命和全人类的福音。
6、为何不同的肽针对不同的疾病有作用?
人体中有无数种肽。两个氨基酸分子结合形成的肽叫二肽;三个氨基酸分子结合形成的肽叫三肽,以此类推。根据氨基酸的数量,肽又分为小分子肽和多肽。两个以上,十个以下的氨基酸分子结合而成的肽称为小分子肽或寡肽;十个以上氨基酸分子结合而成的肽称为多肽。
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或者数量不同或者排列的顺序、排列的结构不同,形成的肽的种类也不同,其功能也不相同。
比如:生长激素释放囚子是44肽,它是促进人生长的,而生长抑素是14肽,是抑制人生长的;
胰岛素是五十一肽,是负责平衡血液中的葡萄糖的;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是负责运输氧的等等。同是十肽,一字形排列和十字形排列,排列结构不一样,功能作用也不一样。就像钢铁,把它做成铁丝、钢管、钢板等不同的形状,它们的作用就不一样。
肽是我们人体细胞最重要的组成物质,人体不同部位的器官是由不同结构的蛋白质构成的,也就是说由不同的肽构成的。我们人体内有二十多种氨基酸,每种氨基酸的数量又很多,他们相互结合就构成了无数种肽,在人体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同的肽针对不同的疾病,所以对多种疾病都有作用也在情理之中。
7、肽在医学界的应用有哪些?
生命科学中许多重要课题如细胞分化、免疫防御、肿瘤防治、抗老防衰、生殖控制、生物钟节律等均涉及活性肽,肽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均有重要意义,是医药研究开发的源泉之一,如高血压、胃肠疾病、糖尿病、神经病、癌症、免疫功能低下、性发育异常与性功能低下症、骨质疏松与崎形等疑难性疾病的起因和治疗,都与活性肽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肽已被世界医学界广泛应用,肽类药物已涉及14个治疗领域,140多个品种。
(1)胃肠道类
如奥曲肽(8肽)治疗应激性溃疡及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
(2)骨和结缔组织类
如特立帕肽(34肽),促进骨骼生长,治疗骨质疏松、侏儒症。
(3)新陈代谢类
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51肽)。
(4)内分泌类
如兰瑞肽(8肽)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引发的综合症。
(5)过敏、感染及免疫类
如胸腺五肽,治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6)血液类
如比伐卢定(20肽)用于预防血管成型介入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前后的缺血性并发症。
(7)心血管类
如依替巴肽(7肽)用于治疗冠心病。
(8)肿瘤类
如亮丙瑞林(10肽)主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9)还有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类、生育能力缺陷类、妇科或产科类、泌尿系统类、疼痛类、眼科类的肽类药物。
1965年9月,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51肽)。
1997年,我国发现了增强记忆、治疗脑功能疾病的神经肽。
2003年,胸腺肽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孟昭赫教授说:
“肽将成为今后医学领域最有希望的临床治疗与保健的药物,二十一世纪将是肽的世纪。”